大明王朝1566名场面台词混剪(大明王朝1566名场面
大明王朝1566名场面台词混剪(大明王朝1566名场面
若要论哪部历史影视剧最为真实且深刻,《大明王朝1566》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部剧几乎揭示了世间的一切潜规则、人性心理以及背后的真相,只是许多人未能真正理解其深意罢了。
《大明王朝1566》中的这十句话,若能读懂,或许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01
胡宗宪: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而用来办事则百无一用。
世间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明规则,另一套则是潜规则。
圣人之书所阐述的道理,都是仁义道德的明规则,用于教化人心和考试。但真正要做事,潜规则才是关键所在。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书本上的死理,却不懂得江湖中的潜规则,因此既做不成事,也难以谋生。
02
胡宗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拔出萝卜带出泥”。
表面上看,只有萝卜,但实际上地下的泥土与萝卜紧紧相连。很多事情不能较真,一旦较真,问题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仕途之道也是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制约。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03
胡宗宪:世间万事万物都只有一个理,各人站的位置不同,看法自然不同。
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而是存在无数不同标准的答案。
例如看一幅画,你的感觉可能是A,他的感觉可能是B,而我的感觉可能是C。大家的性格、三观、想法各不相同,给出的答案也就不相同。
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只有因人而异罢了。他是老板,那他就会支持精英阶层;你是打工人,那你就会支持工薪阶层。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04
嘉靖帝:不可因水清而独用,水浊而偏用。
在剧中,权谋心术最厉害的莫过于嘉靖帝朱厚熜。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既用君子也用小人,黑白并举。
君子有君子的用处,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只要用得好,他们都可以是人才。
所谓“知人善用,方为王道”。驭人之术不在于喜欢谁或偏爱谁,而在于谁能带来价值。
05
嘉靖帝: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
这是嘉靖帝对孙子小万历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只表达了一个意思:我昨天答应你的事情今天也可以反悔。要想把控自己的命运,就需要自己做决定。否则,依旧是身不由己。
比如老板上一年答应给你加薪但今年却没有兑现,身为员工的你又能怎么办呢?因为你不是老板,说了不算。
06
裕王:大明朝谁是贤臣?嘉靖:没有谁是真正的贤臣,贤时用之,不贤黜之。
人这种生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嘉靖多年宠爱严嵩难道是因为他是一个好人吗?不见得。但他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
应该说严嵩是一个聪明人懂得嘉靖的心思。用你我就说你贤能不用你我就说你不贤能怎么说都有理。
07
严嵩:只要用对了人才是干大事的第一要素。
要想办成事情就需要依靠人这个因素把握好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谈生意最好派偷奸耍滑的小人去管账目最好派老实而又认死理的老顽固去管理。
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要想爬上去就需要靠贵人领导靠山反正不同人有不同人的利用之处。
08
高拱: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不能架起锅子煮道理吧。
架起锅子只能煮白米但如果天天煮道理那就是在“忽悠鬼”。
说得直白一点给人一点物质利益好过天天说大道理物质利益可以当饭吃而大道理不能当饭吃。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大道理其实都是有毒的鸡汤只会麻痹人心百害而无一利。
09
徐阶: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梧桐树在狂风暴雨中被吹倒是现实情况而别人的议论则是因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评价也就不一样。
由此形成了人间百态假设你是个老实人难道每个人都认可你吗?总有人会说你好也总有人会认为你软弱窝囊反正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看法。
过分在乎人言可畏那就输了毕竟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只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10
杨金水: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打不住。
有很多事儿看起来是小事但如果深究下去那就会变成大事。
所以人情社会才衍生出一个潜规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事无法解决哪怕你过分执着也只会害了自己祸及自身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做人还是要清醒一点什么事儿该说什么事儿不该说什么话题该谈什么话题不该谈要做到心中有数。
- 上一篇:正能量治愈系短句(正能量治愈系走心的句子)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