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尔丘克的语句(201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托卡尔丘克的语句(201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文本目录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的经典语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的经典语句汇总如下
1、我不需要在我自己面前把自己藏起来,因为我看不见我自己。——彼得·汉德克(奥地利)
2、当人们说“一切”“总是”“任何时候也不”“每一个”时,可能这只是对他们自己而言的,因为在外部世界不存在这种普遍化的东西。——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
3、如果说有一件事是我鼓励你们大家去做的,那就是永远不要随波逐流。要超越我们周围那些低级和颓废的影响。——石黑一雄(英国日裔)
4、没人是完全自由的,即使是鸟儿,也有天空的约束。——鲍勃·迪伦(美国)
5、我并没有需要为之哭泣的人,所以我就为所有人哭泣。我要走进坟墓。我要和他们说话。——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
6、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有多少事情讳莫如深,必须缄默其口。——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
7、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艾丽丝·门罗(加拿大)
8、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在宽容中壮大自己。——莫言(中国)
201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一
2019年10月10日,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从不认为现实是某种稳定或永恒的东西。她在自然与文化,理性与疯狂,男性与女性,相聚与别离当中,构建她的小说王国。
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雅各书》。
二
用托卡尔丘克自己的话来说,她的写作方式是一种“星群小说”,她将故事投入轨道,让读者自行生成对他们而言有意义的形状。
据卫报报道,英国当地时间5月22日,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凭借作品《飞行》折获2018年布克国际文学奖,击败了此前长名单中的热门人选一一曾经获得过该奖项的韩国作家韩江以及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劳斯瑙霍尔凯一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波兰作家。
在波兰,托卡尔丘克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在此次获奖的作品《飞行》中,她探讨了人们如今在世界上的游牧”生活一持续不断的移动、我们不断获取和舍弃的欲望以及人类身体的极限、有限性以及终有一死的命运。故事涉及旅行和人体解剖学,包含了在解剖自己的一条断肢时发现阿喀琉斯之踵的荷兰解剖学家,以及被姐姐从巴黎运在华沙的肖邦之心的故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出生于1962年,是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ー。她毕业 于波兰华沙大学心理系,1987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在波兰文坛展露头角。之后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 子,夜晚的房子》等作品。她的作品时常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另一方面也观照着波兰的历史命运和现实生活。
“我相信,每一代作家都试图寻找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世界。而随着世界的变化,这种描述的形式也必须改变。”
“一方面,我们沉浸在传统中;另一方面,这种传统越来越狭窄,令人室息,让人无法真正定位自我。因此,我们需要寻找自我的声音。
奥尔加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究竟有何“家丑”?
非常厉害的托卡尔丘克她是现当代波兰最受人瞩目,也是最家喻户晓的作家,以融合神话、民间传说、史诗、与当代波兰生活景致为一体的风格著称。
这本书是以小说的方式来叙述的呢,书中的散文诗是一个简洁明了的媒介,让故事线仿如水晶球般从中旋转,慢慢变大为一个理想国,独立而又不会影响整体的平衡性。”
这本书有几个线索来讲述的,书中有被迷失的南斯拉夫教宗传说牵引上路的现代旅者,荷兰裔的比利时解剖学家的心灵剖析,还有波兰的著名钢琴家肖邦死后其心脏自述的死亡历程。在波兰语中,有流浪者、拒绝定居的人、永恒的精神探索等多重含义,托卡尔丘克借由书中人物的口述自传,并透过人的身体科学,描绘着人们的一些事情和未来。
托卡尔丘克喜爱天文学意象,就连自己的小说也是古代人将天上的星星归类,联想为地球上的神话角色和动物,她认为自己的小说也像是“星星小说”,能将故事、短文和白描保持在宇宙的运行轨道上,第一天一整天我们走遍了自己的土地。胶鞋陷进了泥土里。土地是红色的,弄脏的双手染成了红色,太吓人了洗手时候都是红色的泥浆。
你还记得他去看了几次果园里面的树吗,那都是些老树,灌木般稠密,繁茂地朝四面八方生长。这样的树木肯定不能结出什么果实。
阅读推荐:《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一本女性写的时间之书。形式非常新颖,将小说割裂成84个碎裂的“时间段”,从不同的人物的不同视角叙述同一个故事。多层次、多维度、多阵列的叙事风格,起初读起来有点不适应,但越读到后面越是回味无穷。这种感觉让我想起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馆》。
因为是女性额作品,所以写作手法上及其细腻, 作家借用“太古”和村落中三代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神话传说来讲述历史,并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对波兰民族的创伤。作者的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也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哲思”、“金句”俯仰皆是。读这本小说,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和感染的同时,经常会被书中的句子吸引,甚至陷入沉思。“若要思考就得吞下时间,把过去、现在、将来和它们持续不断的变化化为内在的东西。时间在人的头脑内部工作。人的头脑之外任何地方都没有时间”——每当读到此类句子,你便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走神”状态,思忖着甚至比故事情节更有趣的事情和感觉。
第15位获得诺奖的女性诞生,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突出主题是什么?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生于1962年,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2018年5月23日,奥尔加获得2018年国际布克奖。
2017年,奥尔加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首次被译成中文版进入国内,引发许多讨论。这部作品接近马尔克斯风格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心理学隐喻与诗化的写作方式、浓郁华丽的文笔都是奥尔加的代表性风格。奥尔加从微小的人类内心看向了无垠的太空。不能通过历史资料或冰冷的大数据,只有通过文学,才能展现一个人如何由内部看向外面的世界,才是人们视而不见的世界和时代的真相。在这个意义上,“微小”与“无垠”又获得了和谐与统一。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于1962年1月29日出生在波兰的苏莱胡夫。她在写作小说前曾在波兰大学研读心理学,后当过心理医生,因此她的小说经常探讨个体的梦境或集体的潜意识,并且喜欢用碎片化的小故事组成一本完整的小说,她认为这种写作风格更适合自己,也适合现代读者碎片化的思考方式。布克奖评委会认为,“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叙述”,“我们喜欢这种叙事的声音,它从机智与快乐的恶作剧渐渐转向真正的情感波澜”。
就翻译而言,《航班》(Flights)的译名并没有完全传达出托卡尔丘克的原意,这本小说的波兰名原文为Bieguni,这个词语有流浪者、拒绝定居的人、永恒的精神探索等多重含义,译者克洛夫特只是采用了最中规中矩的翻译方式。即便如此,作品独特的写作风格还是足以让托卡尔丘克获得今年的国际布克奖。布克奖委员会于2004年设立国际奖,2005至2015年为每两年颁发一次,现改为每年评选出一部翻译为英文的作品,对作者的国籍没有任何限制。
《玩偶与珍珠》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原作名: Lalka i perła
。。ISBN: 9787533964597
。。内容简介。。
《玩偶与珍珠》是托卡尔丘克的一部分析波兰作家普鲁斯的长篇小说《玩偶》的散文作品。《玩偶》是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被誉为波兰的《红楼梦》。《珍珠颂》是由米沃什译为波兰文的一个童话,关于一位王子到民间寻宝而忘记自我的故事。从《玩偶》与《珍珠颂》出发,托卡尔丘克向我们呈现了一堂文学大师的阅读课。探寻了虚荣、爱情、异己性、魔术师、炼金术等诸多主题。托卡尔丘克希望通过她的阅读图谱带领我们思考: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如何在错觉和流浪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当代欧洲重要作家、波兰国宝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为:“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 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9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代表作有长篇小说《E.E.》(1995)、《太古和其他的时间》(1996)、《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998)、《最后的故事》(2004)、《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2006)、《云游》(2007)、《糜骨之壤》(2009)、《雅各布之书》(2014);小说集《衣柜》(1997)、《鼓声齐鸣》(2001)、《怪诞故事集》(2018);散文《玩偶与珍珠》(2001)等。
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来观照波兰的历史与人类生活。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她曾凭借《云游》和《雅各布之书》两次荣获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六次获得尼刻奖提名;2010年荣获波兰文化杰出贡献银质奖章;2015年荣获德国-波兰国际友谊桥奖;2018年《云游》荣获布克国际奖;2019年《雅各布之书》荣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同年《糜骨之壤》入围布克国际奖短名单,同名电影《糜骨之壤》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
【译者简介】
张振辉,男,出生于1934年,学者,波兰文学翻译家。1960年毕业于波兰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该所长期从事波兰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
著有学术专著《显克维奇评传》《20世纪波兰文学史》《东欧文学简史》(合著)等。译有波兰作家显克维奇的长篇名著《你往何处去》《十字军骑士》,莱蒙特的长篇名著《福地》;普鲁斯《玩偶》等。《20世纪波兰文学史》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东欧文学史》获首届国家图书二等奖。1997年获波兰文化艺术部授予的“波兰文化功勋奖章”,2000年又获波兰共和国总统颁发的骑士十字勋章。
。。短评。。
#
最过瘾的事情,是读一个文学大师解读另一个文学大师的阅读笔记。在没有读过《玩偶》的情况下,读这本书也完全是一种享受。因为托卡尔丘克关心的,依然是她小说中关心的那些话题,关于文学何为,关于人的命运,人来自哪里,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珍珠颂》虽然很短,却很值得回味,这个童话就像大江健三郎的《偷换的孩子》,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忘记了来时的路呢?忘记了来到人间的使命?托姐在书中说,“爱虚荣的人没有灵魂”,我们要把这个世界当成“一个流放的地方”,才能走向醒悟。愿你我都能早日醒悟。最后介绍一下,这本书的译者张振辉先生接近90岁高龄,还翻译了这本书和即将出版的《E.E.》,令人感佩。
#
举重若轻的平浅的小书。《玩偶》人物,心理性,结构,《珍珠颂》的相似处,诺贝尔颁奖词和演讲。异己性(“有了异己性才可能与神对话。……异己性使一个人知道,他并不属于他以为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他属于他想不起来的那个地方。”)文学“从本质上讲,它始终是‘心理性’的。” 在世界的碎片化里,更需要文学带来的心理性的力量,获得灵性。梦想更大更广阔更包容更准确的叙事。用温柔和诚实来创作,“当我们小心地凝视非‘我’的另一个存在时,它就会在那里出现”。托卡尔丘克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比书的内容本身更动人。
#
没想到是这样一本书!从长篇小说延展的长篇评论!“我们没有注意到,世界正在变成事物和事件的集合,一个死寂的空间,我们孤独地、迷茫地在这个空间里行走,被别人的决定控制,被不可理喻的命运以及历史和偶然的巨大力量禁锢。”我痛哭。明明是承诺自己要跳出牢笼的人,怎么又甘愿戴上手铐呢?那些无聊的庞大的弱智的话语还不够多吗?我还要同声共气多久呢?
#
做了很多心理学角度对普鲁斯《玩偶》文本分析,现代性的主人公,异己性让主人公不属于他以为自己所在的地方,通过重重考验,主人公通过了形式上的超越。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获得了宝贵的自由。《玩偶》还是男性视角的小说,文学依然大量关注不符合规范的事物,童话的象征意味也是一种叙述的圆满。
#
文学感兴趣的总是那些不符合规范,不典型的东西,或者不平衡的和内部不和谐的状态。我们只要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那么痴迷和疯狂的。人就是这样,这就是人类的本性,改变不了。而双方的爱情、家庭的幸福、取得成就和日常生活,也就是说那些最常见和最现实的东西都成了一些表面现象。在文学中只有展现不常见的例外才是合乎规律的。
引自 九《玩偶》的宇宙,三种主要的万有引力082
#
沃库尔斯基是个新人,是一个席勒式的感伤的人。他对这个世界来说是个外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痛苦。今天我们会说,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神经官能症患者,他总是纠缠于自我,他是一个现代人。
引自 七沃库尔斯基和热茨基,这是多么奇怪的一对071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做什么的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出生于1962年1月29日,波兰女作家、诗人、心理学家。
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93年,出版首部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1997年起专事创作,同年获尼刻奖。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并凭借该小说获1999年与2002年尼刻奖。2014年,凭借小说《雅各书》再获尼刻奖。2018年,凭借小说《云游》获布克奖。2019年10月10日,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文名: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外文名:OlgaTokarczuk
国籍:波兰
出生日期:1962年
职业:作家、诗人、心理学家
毕业院校:华沙大学心理学系
主要成就: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1962年1月29日,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出生在波兰西部绿山附近的苏莱霍夫。十几岁的时候,她就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198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学习心理学的经历影响了托卡尔丘克的创作风格。
1985至1986年,住在弗罗茨瓦夫市。自1986年起,迁居西南边城瓦乌布日赫,在该城的心理健康咨询所工作。
文学之路
1987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在波兰文坛崭露头角。此后常在《雷达》《文学生活报》《奥德河》《边区》《新潮流》《文化时代》和《普世周刊》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
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1994年获波兰图书出版商协会奖。20纪90年代中期起,定居在离瓦乌布日赫不远的农村,考察乡情、民俗,但也并非离群索居,邈与世绝。
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E.E.》,翌年出版长篇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1997年,获尼刻奖与科西切尔斯基夫妇基金散文文学奖,同年,放弃公职,专事创作,并发表短篇小说集《橱柜》。
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999年,凭借《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获得尼刻奖。2002年,凭借长篇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再次获得尼刻奖的读者选择奖。2004年,被提名竞争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并进入决选。
2014年,出版小说《雅各书》,这是一本糅合了18世纪波兰和犹太人历史的小说,并获得当年的尼刻奖,但同时,该书也遭到了民族主义者的抨击。
2018年,凭借小说《云游》(又译作《飞行》,《航班》)斩获2018年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波兰作家。
2019年10月10日,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11月11日,凭借小说《让你的犁头碾着死人的白骨前进》入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2020年度长名单。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神秘主题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创作充满了对神秘和未知的探索,作家善于在作品中构筑神秘世界。通过神话、传说和想象描写各种鬼怪神灵,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神话。
《书中人物旅行记》讲述一对相爱的主人公对“神秘之书”的探寻之旅,透过当地风土人情可以读出作家对“秘密”的痴迷。《E.E.》延续了神秘主题,小姑娘ErnaEltzner发现自己具有通灵天赋,各种不受人类理性思维束缚的神秘思考在书中一一呈现。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神秘主题作品的代表作。“太古”上演着人类最原始也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小说中现实的画面和神话的意蕴水乳交融。太古成为人类生存秩序与大自然、超自然秩序的接壤地带,是由人和动植物一齐构成的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是宇宙万物生死轮回、循环不已的象征。
《世界陵墓中的安娜·英》中,作家在借用了苏美尔人的神话。作家笔下神话故事实现了未来世界。网络朋克式审美、全息地图技术等等古人无法想象的现代元素,将神话中的地下王国塑造成了一座未来城市的地下世界。
心理探索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成为作家之前做过心理医生,因此其作品经常探讨个体梦境或集体潜意识。深邃的哲学思考赋予其作品思辨性,使阅读成为一场心理探索之旅。
关注现实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关注世界,关注人性,致力于以人性为基础,探寻展现普通而又富有戏剧性和持久价值的社会生活的新颖文学模式。《让你的犁头碾着死人的白骨前进》关注社会教育问题:动物是权利链中最孱弱、最受暴力迫害的环节,对它们的保护是反抗父权制度的标志。《熊的时刻》探讨人体、性、性别的纠缠和暗室的诱惑,托卡尔丘克的独特主张在书中得以传达—:这个世界上不应有杀戮和蚕食、利用和奴役,那些我们深以为然的社会契约和约定俗成应经由我们的心理而不是身体来改变。史诗小说《雅各书》探讨了对于21世纪的波兰同样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艺术特色
联系糅合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精练巧妙的波兰文字,在神话、现实和历史的印迹中悠悠摸索。作家善于将迄今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东西联在一起:将质朴和睿智联系在一起,将童话的天真和寓言的犀利联系在一起,将民间传说、史诗、神话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其表现手法可以说是同时把现实与魔幻乃至怪诞糅合为一,文字在似真似幻中反映出一个具体而微妙的神秘世界。作家的笔下涌动着不同寻常的事物,但她又将神奇性寓于日常生活之中。
星群小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小说包含了各种思想碎片、哲学反思、内心独白,是介于远古和现代之间、科学与宗教之间、灵与肉之间的文学作品。托卡尔丘克将其称为“星群小说”——作品就像是台测量投影仪,作家将故事投射在观察幕上,每个读者都可以自主感知并分别形成对故事轨迹的各自认知。
碎片化叙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另一主要创作特点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她喜欢用碎片化的小故事组成一本完整的小说,并且认为这种写作风格不仅更适合自己,也更适应现代读者碎片化的思考方式。
作家讲述着一个个短小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戏剧性,扣人心弦,令读者观之难忘。这部小说更像是一个文本混合体,包括许多不同的情节、相互关联的故事、散文式的笔记和私人日记等等。这些故事看似毫无关联,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但放在一起,却收到了奇异的效果。文中梦境和现实相互交融,彼此影响,贯穿全书。而使该小说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则是作家对“生命”“感觉”“经验”等领域的探索。
作家将一个个长短不一的故事组装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个个故事的主题均聚焦于人类在世界上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则基于不断的旅行。而旅行则意味着接受世界的不连续性,有时甚至是毫无逻辑联系的各种碎片。这种碎片化也体现在小说的文本结构之上——书中不断出现看似独立的多个情节,而连结这些分散情节的主轴则是一些共性话题:人类对伤痛和苦难的审视,对生死问题的探究。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托卡尔丘克是一位充满了创作光辉、拥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家,她的创作举重若轻。(国际布克奖评奖委员会主席丽萨·阿壁娜妮西评)
托卡尔丘克是波兰当代文坛小说界的代表人物,她是完全凭借自己的文学实力而赢得广泛声誉。她的作品既有想象力,又有创造力,对人内心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理解太深了。(诗人、翻译家高兴评)
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种跨界的生活形式。(瑞典文学院评)
她是一位既灵异又理性、既荒诞又现实、原创性很强的小说家,每个故事都听起来怪诞,但实际是被高度戏剧化了的现实。(旅匈作家、翻译家余泽民评)